你现在的位置:凯时app官方首页-凯时app官网首页 > 投资者教育 > 政策法规 > 风险揭示

国都期货有限公司“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投资者权益保护活动-凯时app官方首页

来源:

理性投资 从我做起

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投资经验不足,对赚钱想得多,对风险想得少。与此同时,有的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过于注重业绩,对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生态建设重视不足,甚至利用投资者的盲从心理牟利。这两个方面的不理性因素,都是市场风险的源头和催化剂。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理性水平,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两个方面都要从我做起,也必须从机制建设上着力。

  第一, 靠社会化教育和个体学习相结合提升投资者理性。

  中小投资者提高理性程度,就是对自身权益的最大保护。投资者要主动了解上市公司情况和所投资产品的情况,还要了解宏观经济以及相关产业周期问题等。投资者提高专业分析能力,除了自身努力修炼,还要依托社会化、公益化的投资者教育基础设施。

  在证监会主导下,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级投教基地29家,一些省份也建立了省级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既有实体基地,也有互联网基地。投资者可以免费到这些场所学习投资知识、了解宏观大势、分享案例分析、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投资理性。

  建设投资者教育基地,符合我国中小投资者众多的现实,是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创举。下一步还应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细化和深化投资者教育职能。

 

 第二, 完善制度规则,使所有金融机构担起理性投资引领者的职责。

  专业服务机构应当担起理性投资引领者的职责,因为它们是中小投资者认识市场的窗口、参与市场的通道,也是市场风险的密切接触者。资本市场的专业服务机构不单是证券、基金、期货等经营机构,也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是引领理性投资的一线责任主体。

  20177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实施。办法明确要求,经营机构应当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对其适合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投资者类型作出判断,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分类,对其适合购买的产品或者接受的服务作出判断。专业服务机构既要了解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又要讲明白投资产品的风险程度,实现投资者与投资风险对表,从而构筑起保护投资者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 把资本市场内容纳入干部培训体系和公民教育体系。

  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本文化水平,是促进资本市场理性发展的长久大计。虽然我国投资者队伍已逐步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我国创造的一些监管制度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但相对发达市场而言,我国居民的资本市场意识、现代投资意识仍然相对不足。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干部教育和公民教育体系。

  我们看到,很多有稳定职业的投资者把参与资本市场当作博彩游戏,对于趁机捞一把兴致很高,对于共建市场秩序没有兴趣。而那些资本市场的局外人则把投资者一律看作投机冒险分子,把上市公司一律说成圈钱者,对市场治理冷嘲热讽。这两种心态是资本市场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的阻力,需要逐步加以消除。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资本市场,弄清楚资本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从而营造更加良好的改革发展氛围,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

以下案例来源于  (中期协网站投教资讯专栏) 

案例1-1:合约异动要看准临近交割更小心

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分散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能够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形成真实、合理的商品交易价格,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能够调动少量资金进行较大价值的投资,具有四两拨千金特点,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逐渐将违法的触角深入到期货市场,利用投资者有追涨杀跌的心理,通过期货现货两个市场实施花式操纵,扭曲期货市场价格,将广大期货投资者带入深渊。

姜某即是这些不法分子中的典型代表。姜某曾是国内某甲醇贸易商x公司的总经理,为进行套期保值做多甲醇1501”合约。2014年年底,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月份,甲醇1501”合约持仓逐步下降,姜某暗感不妙。为了使甲醇现货市场价格符合预期并确保多头套保持仓顺利进入交割月,姜某累计动用约4亿资金,大量增加合约买仓,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买持仓占市场买持仓总量的比例从30.75%升至最高的76.04%,最高买持仓量是市场同期买持仓量第二名客户(439手)的62倍,形成多头持仓明显优势。同时,姜某利用x公司在现货市场的优势地位大量囤积现货,将x公司甲醇账面库存余额从17万吨增加至42万吨,造成市场甲醇现货需求旺盛的假象,降低市场对甲醇1501”合约可供交割量的预期,以期进一步推高期货市场价格。

  果然,通过操纵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许多投资者受到迷惑纷纷做多甲醇1501”123甲醇1501”合约价格较1114日上涨8.9%。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姜某因动用资金量太大后期无力追加期货保证金,期货公司按照规定对其实施了强行平仓。大量合约抛单导致合约价格大幅下跌,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盘,仅3个交易日合约价格跌幅高达19.1%。当初受到迷惑跟单买入的投资者追悔莫及。 

  另一个不法分子刘某为实现自身盈利,通过大量增持空单、自买自卖、连续打压的方式做空聚氯乙烯1501”,导致聚氯乙烯1501”合约的市场成交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偏离。然而后期多头力量占据市场主力,聚氯乙烯1501”合约价格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刘某不仅自己没赚到好处,也坑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出于对市场趋势的合理预期而做多或者做空期货合约,这属于正常的投资行为。而不法分子的违法性在于,他们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资金或持仓优势逆市拉升或者打压合约价格,人为扭曲期货产品交易价格,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这就违反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关于禁止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的规定,构成《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一条所述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持仓优势连续买卖合约,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或者为影响期货市场行情囤积现货等手段操纵期货市场的违法行为。

期货市场专业性很强,采用杠杆交易,投资期货市场除了要熟悉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规则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市场和交易品种走势的判断预测能力,能够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有所把握,运用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分析供求关系对相关品种交易价格产生的影响。投资者对于异动合约要理性判断,要用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去面对,切勿人云亦云,仅仅跟随市场价格变动讯号即追涨杀跌,一不小心落入不法分子圈套,造成经济损失。另外,期货经营机构应更加注重对期货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使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帮助投资者购买适合的产品,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案例1-2:远离非法投资咨询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咨询机构、咨询人员在开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然而还是有诸多不法分子冒充正规投资咨询机构、虚构专业理财业务员身份,以提供精准投资咨询建议、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高的投资收益回报为诱饵,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实施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活动。

 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明知公司并无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面向社会公众擅自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期间,公司收取咨询费约人民币9万元,收取诚信操作金、咨询费共计人民币76余万元。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最终被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人民币八万元,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另一起非法投资咨询相关案件中,王某被北京某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解聘后,于20162月至20169月间,多次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学保安室等地,虚构自己理财公司业务员身份,通过签订虚假的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欺骗郭某向其个人账户打款,共计骗取投资理财款34万元人民币,期间以返利等形式返还郭某5.2万元。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认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务,数额巨大,构成合同诈骗罪,最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关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退赔被害人郭某二十八万余元,并处以五千元罚金。

 我国《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而上述两个案例中,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虚构所谓的专业投资顾问资质,利用高额收益骗取投资者信任,进而通过虚假交易骗取投资者的财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咨询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要擦亮眼睛,仔细核查相关机构是否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到合法机构和人员名录,在投资咨询时还应当仔细查看该机构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证券投资咨询”。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设有非法仿冒机构信息公示专栏,投资者可以予以关注。

 二是要高度警惕,切勿向对方个人账户汇款。合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般通过公司专用收款账户收取咨询服务费,对于那些要求将钱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的证券咨询活动,投资者要格外小心。投资者可以向证券投资公司进行咨询,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有关监管部门。

 三是要理性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投资者应自觉远离以高收益为诱惑的非法投资咨询机构,摒弃一夜暴富观念,切勿被非法分子高收益高回报的虚假信息蒙蔽双眼,时刻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案例1-3:擦亮眼睛读“信息”

在公开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它一方面肩负着传达挂牌公司发展状况、影响挂牌公司股价涨跌等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信息的获取也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挂牌公司的一举一动,任何信息,尤其是重大利好利空信息都紧紧地牵动着投资者的心。然而,现阶段部分挂牌公司进入新三板市场后,似乎还未意识到自己已转变为公众公司,对信息的处理和披露较为随意,一些尚处于筹划之中的事宜,就迫不及待向市场大肆宣传、或夸大宣传,这样做短期内确实能紧紧的抓住公众的眼球,但不真实、不准确的信息却在传递过程中对投资者进行了误导,引起了投资者的误解与跟风,如若筹划事宜最后以失败告终,那么届时投资者所面临的将是资金的损失与投资期许的落空。

挂牌公司y就做了一次信息的提前宣传。y公司在一次产品发布会上向现场多家媒体透露其即将完成第二轮和第三轮合计达2.22亿人民币的融资,且融资均由国内较为知名的数个投资机构共同投资完成。但经调查发现,y公司在现场发布会中透露的信息与其在全国股转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披露的信息并不一致,该公司第三轮融资尚处于方案的探讨以及与投资机构的初步磋商阶段。而这八字还差一撇的事却经由发布会现场的知名财经媒体大肆宣传、广泛报道,使得这条消息在传播中急速发酵,极易让投资者对公司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于y公司的违规行为,全国股转公司依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业务规则》)第6.1条、《信息披露细则》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y公司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挂牌公司c身上,该公司董事长、董事等人员连续几次向媒体透露或发布还未披露、或被夸大的信息,比如,c公司10月在全国股转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将通过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拟以4000万美元收购某知名公司9.9%的股权,并通过了董事会的审议,但该消息在9月就已被媒体大量报道,且媒体报道的收购金额为4亿美元,是拟收购价格的10倍,而c公司对媒体报道听之任之,未做出任何澄清的举动。如此误导市场的违规行为,使得该挂牌公司及信息披露义务人都受到了证监会的严肃处罚。

凯时app官网首页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